1. 2024欧洲杯直播_欧洲杯赛程 > 新闻资讯

直播页面

  大家好,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现在开始。今天,大会新闻中心邀请了三位部长接受大家的采访,回应社会各界的关切。三名部长分别是: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下面,我们请今天的第一位部长——科技部部长王志刚。

  这是王部长自2018年以来第四次在“部长通道”上接受大家的采访。下面,请大家提问。

  科技政策扎实落地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今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请问王部长,在加强基础研究、完善项目经费管理,以及加强促进科研人员创新、激发他们创新能力等方面,科技部将如何发力促进相关政策落地见效?谢谢。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非常重要,非常好。过去一年,科技工作推动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些数据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4.2%,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44%。在产出方面,推动一批高新技术成果的同时,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3.7万亿元,大大超过全社会研发投入2.79万亿元。我国国家创新指数全球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达到了去年的第12位,提高了22个位次。

  刚才你提到科技政策扎实落地,这确实是我们今年工作的重点,也是我们工作的主线。政策是导向,政策是动力,政策也是保障。我们今年要完成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重要任务,必须把科技政策扎实落地这项工作抓在手上、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扎实落地从几个维度来做:

  一是,从综合集成、系统部署来抓扎实落地。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工作有一系列重要部署,1月1日发布了新的科技进步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系列要求,还有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等,这些作为顶层设计,我们要加强综合集成,系统部署,把整个要落实的任务列出清单,抓好落实。

  二是,要抓重点抓落实。我们要抓住一些重点工作,包括你刚才提到的加强基础研究。因为基础研究、前沿探索是拓展科学的认知边疆,为技术创新提供源头活水,是基础性、前沿性、关键性的逻辑起点。在这方面,我们把基础研究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去年,取得了一些像二氧化碳合成淀粉以及煤制油这样一些基础性的成果。

  要围绕“四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开展攻关,这也是我们今年落实的一个重点。这使我们的科技能够支撑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能够保证我们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高水平。

  要优化创新生态,在创新环境上来抓落实。刚才我提到科技进步法、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在政策、法律方面,我们要进一步优化,以科技人员为中心,围绕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重点来推动落实。

  要抓住人才这个关键来抓落实。科技的活动主要是人的活动,需要一批掌握着高技术、高水平的人才投身科技、热爱科技,并且在科技上大有作为,包括怎么把战略科学家团队用好,还有青年科技人才。青年是整个国家民族的未来,当然也是科技的未来。这方面也是我们的工作重点,让青年人有更多的机会,我们开辟了专门的青年科学家项目,让他们能够早有机会在科技创新的舞台上一展身手,推动国家事业和个人成长共同进步。去年我们和全国妇联一起发布了支持女性科学家投身科技工作的措施,让女性科学家在青年项目申请中适当放宽年龄限制。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刚才大会主席团也向广大妇女同胞致以了节日祝贺。我想在这里借这个机会,向全国的女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祝你们在科技事业上有更大的成就。

  三是,要各方形成合力来抓落实。把各部门、地方、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放大能力,“1+1>2”,在科技方面聚集千军万马,一起把中国科技事业推向高潮。抓落实需要我们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及各类创新主体,包括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抓落实最后检验的效果,就是要能看到通过抓落实有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涌现出来,让广大科技人员有更多的满意和获得,谢谢!

  王部长您好,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一直是各方面关注的一个问题。请问,科技部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对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谢谢。

  谢谢。企业是市场主体,我们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企业这个市场主体必然要成为创新主体。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企业在创新能力、创新水平、创新贡献上已经有很大的提高,在创新决策、创新组织、创新投入、创新成果的转化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

  首先从投入方面来看,去年整个全社会研发投入是2.79万亿人民币,其中76%是企业投入的,这个投入强度非常大。二是在创新成果的转化方面,刚才讲3.7万亿的技术合同交易额,其中90%来自企业。三是在研发组织方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79%是由企业牵头或者企业参与的。同时,高铁、5G、核电、新能源汽车以及科技冬奥、抗疫,很多都是企业在其中发挥着牵头或者主力作用。同时还有一个趋势,原来企业更多的是技术改造,现在在技术创新、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方面,企业也逐步成为主力。

  下一步,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也是科技部以及国家要持续做好的一件事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高科技企业要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关键力量。要让企业承担更多的科技项目,让企业能够有更好的政策环境。要引导企业按照习“四个面向”要求,既考虑国家导向,也考虑企业发展,也考虑市场回报,在这几方面能够实现共赢。要鼓励企业聚集更多的人才,在产学研联盟中发挥牵头作用,能带着更多的大学、科研院所以及中小企业一起来搞创新。

  要强调的是,创新不问出身,不管是大企业、中型企业还是小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能作为创新的主体,只要自己能够有这个能力,就会在国家层面上提供机会。对科技型大型企业,重点是怎么样牵好头,怎么样当好盟主、当好链长。对中小企业,重点是怎么能够在科技创新方面、在专门产品方面有自己的特长,通过科技创新能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要通过国家高新区来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国家高新区从中关村开始,已经发展三十多年,发展数据非常可观。刚才讲企业占整个全社会研发投入76%,国家高新区内企业的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研发投入的50%。在国家高新区里的人均劳动生产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将近3倍,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还有一些数据,说明高科技企业必然产生高质量发展。在这方面,我们共同关注,共同为高科技企业、为企业的发展创新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谢谢!

  王部长您好,近年来,我国科技领域在对外合作交流上取得了一些新进展。请问,未来科技领域在扩大开放合作方面会有哪些考虑?谢谢。

  谢谢你的提问。科技发展离不开全人类的共同交流合作,对外开放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习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科技的开放一直走在国家开放的前列,未来科技开放合作仍将走在前列。

  加强政府间科技合作。我们已经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参与了涉及科技的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在这些机制下,通过科技交流、学术研讨、项目合作、课题研究等形式,在产业、经济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在抗疫方面,我们与美国、英国、马来西亚、南非等17个国家,围绕疫苗、药物、检测试剂研发等开展了很好的合作。过去一年,我们又新签了21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

  注重民间科技合作。推动大学之间、企业之间、科研单位之间、地方之间开展科研合作,包括项目合作、人文交流等。去年一年,我们接待了外国青年科学家3500多人次。

  这些构成了我们科技对外开放的格局,同时我们还在不断拓展。特别是在人民健康、抗疫、生态环保、能源等多个领域同时推进开放合作,使中国科技不仅为中国发展提供支撑和引领,也能够对世界作出我们的贡献。各国科技也能为我们所吸收,大家相互学习、共同借鉴,最后共同进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科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贡献。谢谢!

  部长您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科技部积极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科研攻关,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供了重要科技保障。请问,最近攻关进展如何,下一步有何部署?谢谢。

  谢谢你的提问。中国能够成功控制疫情,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科技。2020年3月2日下午,习视察国务院联防联控科研攻关组时提出,疫情防控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我们始终坚持五大方向开展科研攻关,五个方向包括疫苗、药物、检测、动物模型和科学溯源。

  在疫苗方面,原来有3个灭活疫苗、1个腺病毒载体疫苗附条件上市,今年又有1个重组蛋白疫苗附条件上市。还有2条技术路线取得积极进展,一个是mRNA疫苗,已经进入三期临床试验;另一个是DNA疫苗,也进入了三期临床试验。这都是广大科研工作者用他们的水平、操守、奉献和执着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在药物研发方面,1个中和抗体药已经附条件上市,还有3个小分子药进入了三期临床试验。另外还有一些中和抗体药、小分子药、中药,都在积极研发中,表现出很好的前景。现在病毒变异很多,一会儿是奥密克戎、一会儿是德尔塔,能不能有一些广谱的药对付冠状病毒或者新冠病毒,也在积极研发。另外,现在我们打针才能接种疫苗,能不能通过鼻喷式、吸入式的方式来接种疫苗,这项工作也在研究中,现在有很好的进展。

  在检测方面,最快可在30分钟内完成样本检测,一个集成检测系统一天可以检测20万份样本,能力大大提高。

  从科技部工作来讲,我们是科研攻关组组长单位。这次抗击疫情,科技一定要发挥应有的作用。科技的手段越多,方法越多,我们防控的方案就会越丰富,越有针对性,越科学。同时我们还在做一件事,就是积累科技上的一些手段和工具以及产品。比如,2003年SARS出来的时候,很长时间没有搞清楚怎么回事。这次新冠肺炎出来以后,7天就知道它的病毒基因图谱,又过7天就拿出了检测试剂。等新冠肺炎疫情过去了,我们留下什么?留下来的是,怎么做好平时的防疫、怎么在疫情突发的时候及时有效转换的能力和机制,以及留下一批团队、技术、平台和国际合作伙伴。这些都将使得我们今后再遇到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时,科技抗疫手段方法工具箱会更加丰富。这点请大家放心。谢谢大家!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工业经济平稳运行进行了专门的描述。想请问肖部长,目前我国的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如何?有什么样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工信部将采取怎样的具体解决措施?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大家都知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这对整个经济运行也是非常重要的。1-2月份,我们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进行了密切跟踪调度。从我们分析了解的数据来看,1-2月份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态势是十分明显的,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特别是市场主体的企业,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总体上保持了去年四季度稳健的态势。应该说,我们对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有着非常充分的信心。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在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再比如交通运输的困难和费用的提升,还有疫情散发出现以后一些不畅通的地方。最大的就是外部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对工业经济平稳运行造成影响。

  下一步,我们要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首要就是把中央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扎扎实实落细、落到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稳定提振工业经济的政策。为了贯彻落实好这些政策,我们看到各个地方出台了很多配套政策。这些政策既有减税降费的大措施,也有加计扣除、鼓励创新、鼓励增加出口、鼓励提升消费的具体举措。我们将和各部门一道,把这些政策解读好、宣传好、贯彻落实到位。

  第二是打通产业链供应链的堵点卡点,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我刚才讲到大宗原材料的供应问题,还有一些关键零部件的供应问题,这些对一些企业或行业是有影响的,我们将在这方面做细做实各项工作,使得供应链畅通、产业链完整,发挥好产业门类齐全优势。

  第三是抓工业经济的提质升级。我们要看到,现在工业经济还是在工业化特别是工业现代化进程中,总量上已经很大,连续12年保持世界第一。但是,和高水平、高端来比,还有不少需要努力的方向。这些是我们的挑战,也是我们的潜力。要在绿色低碳发展上,在制造业水平提升上,工业整体能力提升上,工业核心能力提升上,进一步下功夫。

  再有,我们要积极创办一流的企业。我们的总量大,一大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今年要在创办一流企业上下功夫,使得市场主体的竞争力有明显提升,为稳定工业经济起到带头作用、示范作用,带动工业经济的整体提升。谢谢!

  请问肖部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很多关于制造业的新要求,您如何看待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工信部将从哪些方面落实报告中的要求?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我国制造业有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和措施。我国制造业总量已经12年位列全球首位,制造业的31个大类、工业的207个中类和666个小类都是齐全的,这在全世界是独有的。这为我国工业经济和整个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未来仍然是我们重点努力的方向,我们要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要求。

  一是加大制造业的投入力度,保持制造业占比总体稳定。我国的制造业正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有非常多的开拓机会,企业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还有很多需要继续努力的,这些都是我们投资的空间、发展的空间。

  二是产业集群的发展要进一步提升。现在制造业已经形成了非常好的优势,有非常好的基础,把现有的基础存量发挥好作用,提质升级,取得更大的进步,这方面产业集群的作用发挥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制造业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制造业行业领域里有千军万马的中小企业,形成了大企业、中企业和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制造业生态。我们要在维护和培育生态上下功夫,特别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同时,制造业还要在提升水平上、自立自强上下功夫。制造业在向高端迈进的过程中,要解决自立自强的关键核心问题,使制造业水平在一些行业、一些领域的突破基础上,整体水平能够不断跃升,支撑整个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增长。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我们还要创造更好的环境,做好服务工作,做好政策支撑工作,形成合力,支持制造业做优做强做大。谢谢!

  我的问题是,5G商用以来,很多企业都把使用和发展5G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机遇。今年工信部在加快5G发展方面有什么考虑?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我非常赞同您的观点,5G的发展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5G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应用的机会,未来5G的快速发展具有良好基础。

  NBA直播

  现在我国5G网络是世界最领先、最大规模的,基站总数已经超过了142.5万座,实际连接的用户也超过了5亿。大家感到了生活和工作的方便,很多应有场景不断涌现。刚刚非常成功举办的北京冬奥会上,大家没有亲临现场观看赛事,其实很多是5G技术的应用,使大家的体验更加丰富。

  下一步,我们还是要在基站建设上进一步下功夫,今年力争超过200万座,打好网络基础。同时,应用方面,要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和丰富应用场景,使得大家方便工作,特别是方便大家的生活。我们也鼓励更多的应用案例、应用场景、应用软件、应用实践不断涌现,我们将做好推广和引领示范,使得5G的应用更广泛地涌现出来。

  5G发展过程中,各行各业要形成合力、相互融通,使得5G的发展在技术上保持领先,更多创新。在发展5G的同时,考虑下一代通信技术的演进方向、演进技术路线G的发展提前谋划,提前做好部署,这也是5G发展的成果,也是5G未来发展的延续。谢谢!

  近两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受到各方关注,我们也注意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着力培养“专精特新”企业。请问肖部长,今年工信部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确实成果是非常丰硕的,从去年数据来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中小企业的比例虽然不高,但是营收增速、利润率和发明专利成果占有量都分别达到了规上工业中小企业的2.2倍、1.4倍和3.4倍。这些都说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方向是非常正确的。

  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扩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规模,在已有基础上,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创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路径,增加数量。今年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准备再培育3000家以上,带动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万家以上,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不断壮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示范,也希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实践能给广大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一些启示,使得中小企业发展能像他们这样取得更好的业绩。

  我们看到,中小企业占企业总量中的绝大多数,4800多万家企业中,9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我们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政策、创造的环境,要扩大到广大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从而支撑工业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同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需要大家形成合力。各地方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市场主体本身,是企业本身。我们会把这些政策要求和已经取得的实践一项一项总结好,一项一项推广下去,支持更多的企业成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谢谢!

  请问李部长,去年水利部门对部分地区的严重洪涝灾害是如何应对防御的,防御成效怎么样?对今年的洪涝灾害是否有分析研判?如果还发生的话,有哪些措施可以防御或减轻灾害的影响?谢谢。

  我国地理气候条件特殊,降雨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由此带来的水旱灾害多发、频发、重发,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基本水情。去年,长江、黄河、海河流域漳卫河、嫩江、松花江、黑龙江、太湖等大江大河大湖相继发生洪水,特别是进入秋季,黄河中下游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秋汛,海河流域漳卫河发生了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的秋季洪水,汉江发生了7次超过1万立方米每秒的秋季大洪水。与此同时,珠江流域特别是东江、韩江流域发生了60年来最严重的旱情,来水量减少七成以上,珠江三角洲城乡居民供水安全受到严峻挑战。

  一是坚定目标。习对防汛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确要求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既是各种防御方案正确与否的判别标准,更是各项防御工作必须实现的根本目标。

  二是坚持“四预”,就是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我们要求对每一个流域、每一场次洪水、每一座水库调度、每一处堤防工程防守、每一座蓄滞洪区的分洪运用、每一处受洪水威胁的人员撤离,都要做到而且必须做到“四预”,做到科学应对、有序应对、有效应对,坚决打有准备之仗、有把握之仗。

  三是坚守防线。洪水袭来时,水库大坝、河道堤防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水利干部职工、应急抢险队伍、沿线人民群众、社会各方力量视汛情为命令,日夜坚守在防汛一线,巡堤查险,预置料物、设备,发现险情坚决做到“抢早、抢小、抢住”,确保工程安全。

  2021年,全国共有4347座次大中型水库投入拦洪运用,拦蓄洪水量累计达1390亿立方米,全国有11座国家蓄滞洪区投入分洪运用,分蓄洪水量13.28亿立方米。通过防洪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的共同作用,全国减淹城镇1494个次,减淹耕地2534万亩,避免人员转移1525万人,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对珠江流域60年来最严重的旱情,构筑起当地、近地、远地供水保障三道防线,实施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梯次补充径流,抑制咸潮上溯,确保了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城乡居民的供水安全。

  今年的汛情会怎么样,我们努力将“防”的关口前移。对今年汛期,特别是6-8月份的汛情进行了初步的趋势性研判。研判的结果是这样的:我国北部、南部发生洪水的可能性较大,北部大于南部,中部地区发生干旱的可能性较大。从流域来讲,北部,嫩江、松花江、黑龙江,海河流域中北部水系,黄河中游干流及支流泾河、汾河等河流有可能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南部,长江上游、珠江流域西江、东南沿海诸河有可能发生区域性洪水。中部,长江中游、汉江下游有可能发生区域性干旱。

  当然,这是目前最初步的趋势性研判。我们将对今年汛期的汛情进行滚动分析研判预测,并及时衔接相应的应对准备工作。在应对准备上,我们仍将坚持并将下更大的功夫做好三件事情:一是坚定目标,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二是坚持做好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工作,坚决打有准备之仗、有把握之仗。三是坚决守住水利工程安全防线

  李部长您好,今年1月,国家层面正式发布《“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这也是国家层面首次编制实施水安全保障规划。请问,编制实施这一规划的目的是什么?规划确定了哪些重点水利任务?谢谢。

  编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其目的在于坚持习“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落实《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水利发展的部署要求,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这是《规划》的总体目标,在这个总体目标下,结合水利发展的实际,进一步解构为四个次级目标:一是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二是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三是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四是提升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和治理能力。

  为了实现《规划》目标,《规划》确定了六条实施路径,也就是说,确立了六项重点水利任务:一是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二是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三是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四是推进智慧水利建设。五是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六是强化水利体制机制法治管理。谢谢!

  党中央高度重视河湖长制,建立健全和强化河湖长制也分别写入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文件。请问,目前这项富有创新性的治水管水制度实施得怎么样?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谢谢。

  河湖长制是习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是经党中央正式批准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这项制度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旨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绿水青山的热切期盼。因此,这项制度的建设和实施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和积极响应。目前,这项制度的建设和实施至少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显著成效。

  一是责任体系全面建立。各地全面建立了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河湖保护治理管理责任体系,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省级总河长。在省市县乡四级设立了河湖长30万名,设立了村级河湖长,包括巡河员、护河员等90万名。现在可以说,基本上我们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都有人管,都有人护。

  二是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国家层面,建立完善了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召集人,18个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加强对全国河湖长制工作的统筹和组织领导。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太湖7个流域建立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7大流域管理机构分别与流域内各省、区、市河长办建立协作机制,以流域为单元,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联防联控联治机制也已形成。省市县三级都设立了河长办,建立完善本辖区内部门联动协调机制,也就是说,在本辖区内凝聚起了河湖保护、治理管理的强大合力。

  三是河湖面貌持续改善。各地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制度优势和积极作用,针对江河湖泊存在的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突出问题,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精准施策,重拳整治河湖乱象,依法管控水空间,严格保护水资源,加快修复水生态,大力治理水污染,河湖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改变,越来越多的河湖恢复生命,越来越多的流域重现生机,越来越多的河湖变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谢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决定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您刚才提到,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对这项重大工程也作出了专门的安排。能否再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有关的情况?谢谢。

  自古以来,我国的基本水情一直就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由此带来水旱灾害多发频发重发。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解决好水安全问题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的目标是以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为重点,统筹存量和增量,加强互联互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水安全保障。

  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建设要把握的基本原则:一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二是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三是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

  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建设总体规划重点是把握好“纲、目、结”三要素的谋篇布局。所谓“纲”,主要是指大江大河大湖自然水系、重大引调水工程和骨干输排水通道,这也是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所谓“目”,主要是指区域性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和供水渠道。所谓“结”,主要是指具有控制性地位、具有控制性功能的水资源调蓄工程。

  通过“纲、目、结”三要素的科学布局、建设和完善,建成后的国家水网应具备这样的功能作用: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谢谢!

  谢谢李部长。朋友们,今天这场“部长通道”也是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第15场“部长通道”,在这15场“部长通道”上,大家一共采访了82人次。自2020年以来,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但值得一提的是,“部长通道”依然开启,做到了要素不减、质量不降。其中,媒体朋友们给予了大力支持,再次向你们表示深深的谢意,谢谢大家。

本文由:欧洲杯赛程资讯网站发布,不代表欧洲杯赛程资讯网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z-jinlong.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